有時候,我們常在無意間傷害了一個人,
也許原本我們是出自於好意。
我一直有跟路邊的阿嬤阿公買糖果的習慣,
雖然他們常常賣得比叮咚(便利商店)貴一點,
但我想如果在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時,
能夠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,其實也是做善事的一種。
幾個星期前到一中街逛逛時,
遇到了一個長得好慈祥的阿嬤正在兜售口香糖,
好幾個人都不願向她買,這也不怪他們,
畢竟叮咚賣的還是比較便宜嘛!
阿嬤拖著蹣跚的腳步緩緩走到我面前,
露出親切的笑容說:小姐,買口香糖?
也許是被許多人拒絕了,所以阿嬤的口氣有點遲疑、充滿不確定,
我笑笑的拿起一條嗨啾,阿嬤馬上露出開心的笑容說:二十元。
從皮夾裡掏出五十元拿給阿嬤,告訴她不用找了,
理所當然阿嬤很不好意思的一定要掏錢找給我,
我拍拍阿嬤的手告訴阿嬤:妳這麼辛苦,真的不用找了啦!
阿嬤眼看拒絕不了我的好意,連道了好幾次謝謝才轉身離去。
整件事情都看在林先生的眼裡,
等阿嬤漸漸走遠後,他才開口說我這樣一點也不對,
如果要幫助別人應該是多買幾條,
而不是這樣的施捨,他知道我是出自於一片好意,
他明白我告訴阿嬤『不用找了』其實只是想幫助阿嬤,
讓她能把其餘的糖果拿去賣給更多的人,
但阿嬤也許感受到的不是溫情,而是同情。
林先生真是一語點醒我,其實僅僅三十元對收入還算可以的我而言只是小錢,
如果少喝一杯飲料能夠換得阿嬤的生活能夠溫飽,這樣我會很開心,
但在付出的當下我完全沒有考慮到阿嬤的感受,
應該說,我沒有考慮到阿嬤也許隱藏在笑容背後的自卑,
這樣大方的舉動也許被認為是一種施捨,一種同情。
這件事也讓我思考著,也許在我們做出一些為了對方好的事情時,
對方感受到的也許不是原本我們想傳達的,
有許許多多的誤會也是因為感覺問題而引發成糾紛,
其實我們常常只用自己的想法來做事,
而忘了站在別人的立場去為別人著想。
「設身處地,為人著想」說起來很容易,
但我們常常在一個不經意便忽略了這句話,
然後做出一些讓別人感到不舒服、不愉快的事情。
到底怎麼樣才能讓自己說話做事更得體、更圓融呢?
也許這不是社會歷練的問題,因為林先生還沒當過社會人呢!
我想個性使然佔大部分吧!
而個性是可以靠後天養成的,
「細心」對待週遭的每個人,「細心」體會週遭的每件事,
如此一來,粗心大意神經大條的人總有一天也能變成體貼而善解人意的人。
- Oct 05 Sun 2008 14:53
我們都要更細心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